2022年2月,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,同意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、內蒙古、貴州、甘肅、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,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。我們認為,“東數西算”工程的全面啟動,從“短”“中”“長”三個階段拉動半導體芯片產業鏈的發展。
一、短期來看,數據中心相關的芯片最先受益
“東數西算”中的“數”,指的是數據,“算”指的是算力,即對數據處理的能力。在“東數西算”的推動下,數據中心相關芯片最先受益。數據中心可以分為“計算”“存儲”和“網絡”三大元素。 服務器芯片:下游應用行業對數據處理的需求快速增長,直接刺激了CPU、GPU、FPGA、XPU等相關算力芯片的發展。存儲芯片:作為數據的載體,在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的趨勢下,存儲芯片的數量和性能需求大幅上升。內存接口芯片:作為CPU存取內存數據的必由通路,其主要作用是提升內存數據訪問的速度及穩定性,以匹配CPU日益提高的運行速度及性能。大量東部的數據需穩定地傳輸到西部存儲、計算,而長距離的通信傳輸往往面臨數據延遲的問題。因此,“東數西算”需進一步夯實網絡通信基礎建設,與數據的傳輸有關的通信芯片將迎來較大的發展空間。通信芯片:交換機、5G基站、路由器、服務器等傳輸設備和無線設備等需求持續增長,帶動通信芯片需求高漲。“東數西算”緩解了東部能源、土地緊張的情況,使得算力成本大幅下降,有利于下游應用領域大量的數據流量產生。VR/AR/元宇宙、無人駕駛等領域的應用將加速落地,相關的芯片需求保持高度景氣,同時也驅動數據流量的爆發。VR/AR/元宇宙:元宇宙重塑數字經濟體系,是人類數字化的載體。隨著算力成本的下降,元宇宙迎來良好的發展空間。VR/AR作為元宇宙的載體,有望快速迭代發展。自動駕駛:僅僅是在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階段,車輛就會產生海量的數據。隨著高自動駕駛等級的滲透率逐步提升,相關的高性能計算芯片、傳感器、激光雷達迎來機遇。